新聞
化學車可能洩漏的新聞曝光後,陸軍司令部隨即發布新聞稿澄清:本案係化學車混合槽液位感測器失效所致,屬單一事件,本部已依約要求合約商完成修復,並增設第二道感測器安全裝置,以為因應,籲請國人放心。
後續說明為陸軍司令部指出,本案裝備為本部統辦,去年底撥發海軍陸戰隊使用,現仍為保固期階段。陸戰隊於今(106)年8月實施課後裝備保養時,發現乙輛化兵車混合槽體膨脹,依程序協請本部通知合約商完成維修;經查,故障原因為混合槽液位感測器失效,致滿水位時進水無法自動關斷,造成槽體內擠壓、膨脹。本部已要求合約商立即更換損壞零件,並增設第二道液位感測器,強化進水閥安全裝置。
新聞事件所謂的重型消毒車(重消車)為國內「組裝」,主要配置於陸軍3個化兵群內,本次卻是撥交陸戰隊使用的重消車,在課後裝備保養時發現槽體膨脹,這讓外界質疑,陸軍化兵群操課後裝備保養是玩假的,否則怎麼沒有發現這問題?還是說陸戰隊員不按程序操作,致使槽體膨脹?
陸軍雖然將此新聞定調為單一事件,但若仔細「深究」重消車,則可發現國軍輪型車輛後勤上的隱憂。有興趣的讀者可以自行搜尋網路資料,一般都會出現:國軍自行研發的國產重型消毒車......這類的訊息;但重消車車體採用義大利IVECO廠車頭,內裝或是儀器等則由台灣科研單位提供,這能算是國產車嗎?外界戲稱這種車為「拼裝車」或是「萬國牌」車輛,這類型車輛占了國軍輪車輛的大宗。
以下為作者自行整理的表格,資料取自近幾年軍方基地開放時所攝照片整理,但這個表格的資料會隨時變動,這是因為軍方會因不同時期的需求,採購不同的廠商車頭所致。
註:本表資料來源為作者整理,廠商名稱出處取自各軍種基地開放時所攝照片,惟有時車輛車頭並未有明顯標誌;事實上,很多車廠就只有英文名稱並未有正式的中文名稱。
萬國牌車頭
這張簡易的表格很清楚顯示,台灣輪型車輛有美系、歐系、韓系、日系,可能也有自製的車廠,而歐系廠商還有北歐(瑞典)、南歐(義大利)、西歐(德國)等,外界第一個質疑是,那麼多不同車係的廠商,日後後勤維修與零附件的供應怎麼辦?
軍方的解釋通常為:車體(載台)只是一個載具(Vehicle),但是載台上方的儀器或是裝備則操之在軍方,外界不必太過顧慮。以天頻車來說,天頻車上方的儀器與裝備雖然一樣。但一般民眾卻可以發現福特與豐田這兩種載台的天頻車。
這種萬國牌車輛的形成原因或許跟裝備獲得有關,例如「長頸鹿雷達車」的引進,不論是外傳中科院仿製還是從外國引進,初始都得從瑞典原廠引進車體或是裝備,日後再更換車頭,這是萬國牌車頭形成的原因之一。
但這種萬國牌的車輛真的對軍方戰備,後勤是否有影響?
以近年海軍兩次左營基地開放、陳展的雄風陸基發射車為例,參訪民眾可以對裝備、車輛、解說牌一一拍照,細心詢問陳展官兵解說的民眾可以發現,會場上的陸基雄風二型飛彈系統,必須有相關的車輛配合才能形成一個整體,這些車輛包括雄風二型飛彈射控指揮車、雄風二飛彈發射車、另一種文山區 酒店按摩射控指揮車、食勤車、通訊中繼車、2001裝備車。
上述車輛戰時會進駐野外各陣地,形成陸基地反艦戰力。這些車輛的廠牌就更構成了萬國牌車頭的明顯案例:雄風二型飛彈射控車與指揮車是富豪(Volvo)、另一種射控指揮車是達富(DAF)、通訊中繼車是曼恩(MAN)、2001裝備車為斯堪尼亞(SCANIA)、食勤車則為賓士(Mercedes Benz)!
這種萬國牌車頭讓大家擔憂的理由在於,上述各型車輛必須同時出勤,接受戰備測考或是演習,上級也可據此評斷這各單位的戰力。然各型車輛都必須定期定保或是維修等等,因維修期間不同有時不見得能一起出勤,這就會影響戰力。
▲中科院自行研製的雷霆2000多管管火箭發射車,因車頭無法自製故被迫從外國引進。(圖新北市 土城 飯店按摩/中科院)
現實與無奈
台灣軍方會使用萬國牌車頭的主因在於,台灣有造船業(台船)、飛機製造業(漢翔)、鋼鐵製造業(中鋼),但卻沒有製造重型拖車頭的廠商,因此不得不受限於外商,雖然國內有部分業者代理重車頭。
另一個原因是有些特殊裝備還非得購買相關搭配的重車頭不可,例如愛國者二、三型飛彈發射車,當然得配美系奧許卡許(Oshkosh)車系。但是國產的天弓飛彈與雄風二型飛彈,則可選配賓士與富豪車頭,這或許是當時中科院不想被美方知悉上述兩型,所以選用歐系車頭吧。
或許最為無奈的原因是,有些裝備在「迂迴」建軍指導或是經費不足的狀況下,被迫去採購當時現貨市場有的、或是說在建軍時程壓力下,被迫採購了不同品牌的重車頭也說不定。
未來國軍各類輪車會不會出現類似重消車的狀況?我想答案是肯定的,只是不知道是哪個軍種,哪個兵科的車輛出狀況而已。
#MUTUA台北市 大安外約按摩L_CHAIN#▲重型消毒車為歷次萬安與近年民安演習中的要角,主要擔任災區的消毒任務,本次因槽體膨脹而引發外界關注。(圖/青年日報)
●作者:楊威利/資深軍事評論員
●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,不代表《NOWnews今日新聞》立場。
●來稿或參與討論,文章歡迎寄至public@nownews.com0EA25A77D241D55D
留言列表